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建筑论文 >

珠海地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及成因机理研究(3)

时间:2014-06-02 09:58 点击:
(1)滑坡的形成机理:临空面高陡的边坡,在强降雨条件下,上覆土体达到饱和状态,在基岩面或相对隔水面形成了软弱带(面),加上山体下部岩土体被剥离,上部岩土体丧失了下部土体的支撑,当上部岩土体的下滑力大于

  (1)滑坡的形成机理:临空面高陡的边坡,在强降雨条件下,上覆土体达到饱和状态,在基岩面或相对隔水面形成了软弱带(面),加上山体下部岩土体被剥离,上部岩土体丧失了下部土体的支撑,当上部岩土体的下滑力大于其抗滑力时即发生滑坡。在这种破坏模式下的滑坡具有突发性,即不像一般滑坡那样会有明显的后缘拉裂缝或前缘剪出口等明显的变形特征存在,也不具有蠕滑-变形、产生裂缝-继续蠕滑-裂缝贯通-剧滑这一系列变形破坏阶段。

  (2)崩塌的形成机理:临空面高陡的边坡,岩土体裸露,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因差异性风化严重,节理裂隙发育的部位风化程度较其他部位强烈,且多为风化土填充,在降雨季节,雨水极易沿风化或节理裂隙入渗,风化土在雨水的冲刷及侵润下,其物理力学性质急剧下降,形成软弱带,或者因风化土被雨水带走而在坡面形成诸多空腔。在自身重力和动水压力的作用下,上部悬空的岩土体会沿外倾结构面向外倾斜、拉裂,当风化土不足以支撑上部岩土体的荷载时,即发生崩塌。

  4结论

  综上所述,崩塌、滑坡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崩塌、滑坡的发生发展更多的是多个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诸如外倾结构面、软弱结构面、软弱夹层等不利结构的形成,与边坡所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有关。

  每一个崩塌或滑坡的发生均有其特殊性,但纵观所有崩塌或滑坡也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特征。珠海市的崩塌、滑坡形成机理则有如下共性:边坡临空面高陡,且岩土体裸露,节理裂隙发育;上覆土体松散透水性好,且遇水后岩土体自重增加,抗剪强度降低;雨季降雨量大,降雨集中,山体汇水条件好;易在基岩面形成饱水软弱带。

  参考文献

  [1]骆银辉,胡斌,朱荣华,普兴如.崩塌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12期.

  [2]范宣梅.平推式滑坡成因机制研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王芳太,黄云龙.浅谈地质灾害控制因素与安全对策[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1年02期.

  [4]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广东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年.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